配资平台在线咨询
9月11日
中国网信网发布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小红书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详情如下:
近日,针对小红书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重点环节频繁呈现多条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破坏网络生态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小红书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信部门将持续聚焦破坏网络生态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发挥网络执法“利剑”作用,督促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切实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9月11日
中国网信网发布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详情如下:
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现将第二批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通信圈”等账号胁迫企业进行“商业合作”,谋取非法利益。微信公众号“通信圈”,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账号“券业行家”“煤文化”等,长期集纳发布涉企负面信息,以“茶水费”“商业合作”等名义,向企业索取高额费用,并在合作到期前持续发布虚假不实信息威胁企业续签合同。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账号主体被纳入平台黑名单管理。
2.“国际投行研究报告”等账号歪曲解读涉企公开信息,诋毁企业形象声誉。微信公众号“国际投行研究报告”“IPO超级情报局”、百度百家号“博望财经”等,为博取流量,长期恶意集纳炒作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负面信息,发布“业绩真实性存疑”“营业收入骤然下滑”等虚假不实信息,歪曲解读企业财务报表,恶意唱衰企业经营状况。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禁言处置。
3.“固收嘚啵李”等账号捏造不实信息,恶意诋毁金融机构声誉。微信公众号“固收嘚啵李”“钞票不睡觉”、今日头条、百度、微博等平台账号“首席商业智慧”“九号财经”等,以“标题党”“小作文”等形式长期发布炒作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业绩爆雷”“产品兑付大规模逾期”等虚假不实信息,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关闭或禁言处置。
4.“大嘴博士”等账号发布炒作测评信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抖音、小红书、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账号“大嘴博士”运营主体与某美妆产品企业存在商业利益关系。上述账号多次针对同领域竞争对手产品发布炒作没有法律效力的测评信息,误导消费者,干扰正常市场秩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禁言措施。
9月10日
中国网信网发布
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乱象
详情如下:
近期,国家网信办持续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网上新闻传播秩序,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新闻信息内容管理,处置一批违法违规账号。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假冒仿冒新闻单位。新浪微博账号“黑龙江新闻观察网”“互联网新闻网”、微信视频号“直播忻州”、百度百家号“上游皖观察”、今日头条号“时代之声”等1200余个账号,在名称、头像、简介等账号信息中使用与新闻单位相同或相似内容,违规发布新闻信息。相关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或禁言。
2.违规开展新闻采编。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在微信、微博等平台注册“瞭新社”矩阵账号,以“通讯员”“记者”名义进行新闻采访报道,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相关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3.冒用新闻栏目照片。微信公众号“天津百晓圈子”“天津老刘”等20余个账号长期发布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标题党”文章,在文中冒用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主持人照片,混淆公众视听,扰乱网上传播秩序。相关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4.发布虚假不实信息。“金融界”“中访网”“全球财说”等46个公众账号,使用“标题党”、夸张词汇发布涉企虚假不实新闻,集纳企业负面信息,恶意诋毁抹黑企业,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相关账号已被依法依约禁言。
网信部门将持续加大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乱象整治力度,依法从严处置问题突出的平台和账号,大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来源:中国网信网、网信中国
-- END --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思 羽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
迎客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